Search

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關心農業議題,大家不但關心碗中的食物、也關心田中的作物,許多人對於台灣農業,都有一...

  • Share this:

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關心農業議題,大家不但關心碗中的食物、也關心田中的作物,許多人對於台灣農業,都有一些自己的小小夢想。未來的政府,要如何實現人民關於農業的夢想?嚴謹的研究與深入的調查,必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在農委會裡,從2016年3月2日開始,便新設立了一個農業智庫,名字叫做農業政策中心。

該中心的設立,責任非常重大。它必須研擬出國際經貿加速自由化、全球氣候變遷、糧食安全、原生品種、節制化肥跟農藥使用等議題的因應政策。理論上來說,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裡的專家,理應具備因應以上議題的專業,才能強化國內的農業政策體質,但是,從現實看來,似乎不盡然是如此。

今天的經濟委員會,由農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我特別關注作為「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走向及董事名單是否具備多元專業。

我認為,現有的董事名單背景,相對偏重單一經濟領域,看不出有農藝、植物醫生及極端氣候環境風險管理的人才,更缺乏了解農會組織的專家。對於如何突破現有對農業發展框架,缺少了想像力,也少了一點野心,相當可惜。

目前農政研究中心的董事已經就任,且任期長達三年,作為主導台灣農業脈動的重要組織,無論在發展策略或整體規劃上,都應該要有更全面且謹慎的思維,才能真正提升農業價值、建立在地經濟體系,幫助農村多元發展,如此,才能讓台灣的農業藍圖更具體、也離夢想更進一步。
-
現任學者專家董事名單如下: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保基(前農委會主委)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萬鍾汶
.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兼合作經濟暨非營利事業研究中心主任方珍玲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
.台灣好農農產電商平台執行長陳美娟


Tags:

About author
我是蔡培慧。來自南投縣魚池鄉,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積極耕耘基層,和鄉親站在一起。 我的夢想:突破當前的結構枷鎖,為農民、農村、農業、農地腳踏實地認真做事。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我願意用盡一切方式,組織於我如是,街頭於我如是、學院於我如是,走入政治場域,於我亦如是。 對我來說,各種實踐方式對於社會的貢獻,都該被等量齊觀,只要能為「農」做一件事,我願意嘗試各種施力位置,只為親手重砌被毀壞的土牆,復振在地經濟,讓參與農村工作的兄弟姊妹、朋友伙伴都能抬頭挺胸、互惠共好。
我是蔡培慧,在日月潭頭社長大,是南投的女兒,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積極耕耘基層,和鄉親站在一起。 我要腳踏實地的為農民、農村、農業、農地認真來作伙打拼。
View all posts